形容逆境前行的成语(96个)
- 傲霜斗雪 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玉骨冰肌谁可匹,傲雪欺霜夺第一。”
- 傲雪凌霜 宋·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
- 傲雪欺霜 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》:“梅花云:我这梅花……玉骨冰肌谁可匹,傲雪凌霜夺第一。”
- 百折不挠 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- 步履维艰 明·邵景瞻《觅灯因话·桂迁梦感录》:“念见刘,颈荷欠徽,手交木叶,颜色枯槁,步履艰难。”
- 惨淡经营 唐·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:“诏谓将军指绢素,意匠惨淡经营中。”
- 出头之日 元·无名氏《庞娟夜走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如今佯推风疾举发,白日里与儿童作戏,到晚间共羊犬同眠。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。”
- 楚囚对泣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。”
- 楚歌四面 清·陈维崧《河传·虞美人花》词:“楚歌四面,战旗一片,岁岁江东。”
- 楚歌四合 唐·李白《拟恨赋》:“若乃项王虎斗,白日争辉。拔山力尽,盖世心违。闻楚歌之四合,知汉卒之重围。”
- 大旱望云霓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
- 大旱云霓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
- 刀山火海 汉 高安世译《佛说鬼问目连经》:“我一生已来,或登刀山剑树地狱,或堕火坑……”
- 倒悬之急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北鄙将若倒悬之急。”
- 等米下锅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6回:“岂但不肯多出钱,照时值估价,还要少几两,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,要杀我的巧。”
- 峰回路转 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三九·醉翁亭记》:“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让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”
- 扶倾济弱 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你若肯扶倾济弱,我可便回嗔作笑,一会价记着想念着。”
- 告贷无门 明·瞿式耜《表急公绅士疏》:“各勋之索米索饷,刻不可迟,称贷无门,征催莫济。”
- 公私交困 《明史·食货志六》:“虚糜干没,公私交困焉。”
- 涸辙之鲋 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”
- 涸辙枯鱼 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怜儒脱难》:“吹嘘一点灵犀热,涸辙枯鱼沐浩波。”
- 家贫亲老 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子路曰:负重道远者,不择地而休;家贫亲老者,不择禄而仕。”
- 坚韧不拔 方毅《读》:“需要的是刻苦学习,刻苦钻研,始终不懈,坚韧不拔。”
- 艰苦卓绝 《宋史·邵雍传》:“始为学,即坚苦刻厉,寒不炉,暑不扇,夜不席者数年。”
- 艰难困苦 清 李渔《巧团圆 书帕》:“怎奈爹爹过于详慎,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,才与他完姻缔好。”
- 艰难险阻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备尝之矣。”
- 蛟龙得水 《管子·形势》:“人主待得民,而后成其威,故曰:蛟龙得水,而神可立也,虎豹得幽,而威可载也。”
- 进退两难 宋·李靖《卫公兵法》:“凡攻城之兵……进退又难,前既不得上城,退则其师逼追。”
- 进退维谷 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人亦有言,进退维谷。”
- 救困扶危 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则为我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。”
- 进退狼狈 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超传》:“阜叙起于卤城,超出攻之不能下;宽衢闭冀城门,超不得入。进退狼狈,乃奔汉中依张鲁。”
- 救难解危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4回:“这两个女子,便都有些盗贼意思,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,救难解危,方是修仙正路。”
- 苦尽甘来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忘餐废寝舒心害,若不是真心耐,志诚捱,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。”
- 来日大难 三国魏·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- 粮尽援绝 宋·杨万里《钤辖赵公墓志铭》:“公挺身与兵,屡捷。七年,粮尽援绝,势不能复支,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。”